“平江不脱贫,我就不退线,我就要坚持在扶贫工作的第一线”这是一位56岁扶贫干部的铮铮誓言,他就是平江县扶贫办工会主席徐福波。11月23日,在对平江县贫困村退出进行核查的路上,因劳累过度突发脑溢血摔倒在木金乡木瓜村,被紧急送往医院治疗。病情稳定后,同事们去探望他,他表示自己恢复很好,马上就能出院和战友们一起扶贫攻坚。他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和高尚的扶贫情怀令人肃然起敬。
恪守本职,关注队伍建设
从2006年5月徐福波同志任扶贫办工会主席来,他尽心尽职做好本职工作,协助单位贯彻政策,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;团结机关干部职工,关心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,关注青年干部的成长。
2006年,干部徐深根因患结肠恶性肿瘤和胆囊多发息肉,在长沙湘雅医院做切除手术,手术从上午八点做到下午六点,徐福波一直等待在手术室外。下手术台以后,徐福波又一直守护在病房等到他完全清醒,这时,天已蒙蒙亮,徐福波主席竟彻夜未眠。据扶贫办副主任艾松林回忆,刚进扶贫办的时候,由于对业务不精,工作压力大,每晚都要加班加点。细心的徐福波看到后,总是语重心长开导他,鼓励他,并对他的工作给予指导;同时再三提醒他要劳逸结合,很多次在知道他因加班没有吃饭时,专程给他送来饭菜。干部仇坤平在怀孕期间,徐福波天天会到办公室问候一下,并再三叮嘱她一定不要操劳。徐福波就是这样真诚地关心着机关每一位干部,让他们在工作中感受到家的温暖,组织的关爱,从而让他们在工作中尽心尽职,业绩显著。
鞠躬尽瘁,情牵“德援项目”
2011年5月徐福波同志到县政府德援项目办任职。任职期间,积极发扬着“螺丝钉“的精神,他跟随德国专家团队跑遍了平江所有德援项目工地。哪里需要他,他就出现在哪里。由于德援项目工地皆位于偏远山区,徐福波总是在队伍的最前面带路;有时候还要充当翻译,做好后勤工作;遇上崎岖的山路,他还会主动帮助技术人员背负沉重的工具包。2012年8月,酷暑当空,当时徐福波正陪同德国专家在童市镇天河村的大山中进行公路勘测,其中一位德国专家因天气炎热而中暑。徐福波赶紧扶他到附近的农户家中休息,并借农户家的摩托车到到山下购买防暑的药品。当他把防暑药买回来的时候,大家发现徐福波主席的手臂鲜血直流,原来在买药回来的途中,因山路崎岖,徐福波驾驶的摩托车摔倒在地,他的手被石头擦伤,但他顾不得手上的伤,第一时间把药送到德国专家手中。这让在场的人十分感动。徐福波大公无私的工作态度获得了德国专家的一致好评。在德援项目结束,德国专家撤离平江的时候,他们握着徐福波的手说道:“平江人的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我们,凭着这种精神,相信你们一定能打赢脱贫攻坚战。”
身先士卒,心系扶贫攻坚
“平江不脱贫,我就不退线,我就要坚持在扶贫工作的第一线”这是徐福波同志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,他也是一直如此践行。本次贫困村退出核查工作,要跑遍每一个贫困村的每一户贫困户,工作量较大,单位考虑到徐福波年龄较大,没有安排其参加。但是徐福波考虑到办内工作繁忙,人手紧张,一再要求参与核查工作。并坚定说:“我的身体比小伙子都好,翻山越岭怕什么!”于是,徐福波加入了核查工作的队伍,行走在每一个贫困户家中,高压工作持续了三天。11月23日,在木瓜村到户核查时,徐福波突感身体不适,但为了不影响核查工作的进行,他咬紧牙关坚持,却最终因突发脑溢血倒在了前去贫困户家中的途中,被送进长沙湘雅医院重病监护室。
正是凭借着对平江这片热土深厚的感情、对工作深深的热爱,徐福波同志选择以身作则,他用他的言行,为奋斗在扶贫一线的党员干部树立了榜样,他以朴实无华的精神品质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,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篇章,同时诠释了一位工会主席的扶贫情怀。(邓哲明)